行动传递希望 爱心点亮生命
各地红十字会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一)
时间:2025-03-28
3月26日,江苏省暨南京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医学院校学生向纪念碑敬献鲜花。
北京 近日,由北京市红十字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承办的北京市第十九届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生命追思会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深切缅怀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致敬他们以无私大爱推动医学发展、挽救生命的崇高精神。
活动中,全体人员向纪念碑献花,首都医科大学学生代表集体宣誓,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讲述了亲人捐献的感人故事。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红表示,没有捐献者,就没有医学教育的基石。遗体捐献为医学生提供了认知生命的珍贵课堂,让年轻医者深刻理解“尊重生命、敬畏职责”的医学真谛。北京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高艳教授表示,“大体老师”是医学进步的阶梯,学会将持续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医疗人才。
北京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3月,北京市遗体捐献登记达3.1万人,累计捐献5300余例;器官捐献登记突破19万人,实现捐献3800余例,挽救了上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每一份捐献都是生命的接力,每一例数字背后都是大爱的丰碑。”
捐献者家属、首都医学院校学生代表、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教委、北京解剖学会、器官和组织获取医疗机构、八宝山礼仪有限公司、八宝山殡仪馆、东郊殡仪馆、长青生命纪念园等单位代表和社会爱心人士等350余人参与追思活动。
内蒙古 3月21日,“我在大漠有棵胡杨”——礼赞人体器官捐献者公益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携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河南省、山东省红十字会面向全国发起“认养一棵胡杨——守护地球的肺、守护每个人的肺”的倡议。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建刚等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内蒙古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证书。
启动仪式上,内蒙古红十字基金会和内蒙古日报社“草原云”客户端正式推送了“我在大漠有棵胡杨”宣传网页,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并参与“我在大漠有棵胡杨”礼赞人体器官捐献者公益行公开募捐活动。
2024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指导下,启动了“大漠胡杨·生命礼赞”公益项目,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建设集生命教育、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态园区,把大爱情怀汇聚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生命之林”。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蒙古日报社主办,来自有关省市红十字会代表、内蒙古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参加活动。
江苏 3月26日上午,“沐手敬书 江苏缅怀”——江苏省暨南京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举行。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钟萍,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林凤勇,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徐莉莉等出席活动。
“真爱永恒——沐手敬书 金陵缅怀”活动由南京市红十字会在2023年首次举办,旨在缅怀致敬南京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大爱精神,传播捐献理念,提升社会公众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经过两年的实践,南京市红十字会完成了以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为内容的品牌活动全案,“沐手敬书 金陵缅怀 如有路遇 举手成敬”缅怀方式也得到了广泛认同。
2025年,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全国多地红十字会的认可和支持下,40多个城市(包括江苏省所有设区市)联动,共同开展“沐手敬书 华夏同缅”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今年南京市红十字会发起的缅怀活动,在11个市辖区和江北新区设置签字点,市民踊跃参与,表达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和敬意。
截至目前,全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累计达52.5万人,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911例,遗体捐献6814例。其中,南京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累计9万人,累计实现 3744例遗体捐献,器官捐献461例。
省、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捐献者家属、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之友协会骨干志愿者、4所医学院校师生等近千人参加活动。
福建 3月25日,福建省红十字会、泉州市红十字会在泉州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联合举办“生命·希望”主题缅怀活动,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致以崇高敬意。福建省红十字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会长董良瀚,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文捷等出席活动。
截至目前,福建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意愿登记人数累计17.4万余人,实现遗体捐献1143人,器官捐献1000例,挽救了3500多名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生命。其中,泉州市实现遗体捐献93人,人体器官捐献137人,意愿登记人数累计39 034人,位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
广东 3月25日,广东省红十字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正果万安园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举行。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铁出席活动。
广东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需要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积极营造捐献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推动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了解并参与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事业中,踊跃加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的队伍,用行动传递希望。
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自2010年启动试点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器官捐献7635例,角膜捐献6311例、遗体捐献2426例,全省共有58.4万余名爱心人士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器官捐献数量连续多年领先全国。
新疆 3月24日,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东山生态园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主席、自治区红十字会会长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李小忠,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冬红等出席纪念活动。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主持活动。
陈冬红在讲话中表示,器官捐献不仅是一场生命的接力和大爱的传递,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缅怀活动,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接纳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理念,传递生命的希望。自治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大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力度,加强人体器官捐献科学知识的普及,不断提升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社会认知度,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这项事业。
据悉,2023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条例》颁布后,自治区红十字会积极落实优待政策,让捐献者家属陆续享受到终身免费用血和免公立医院诊疗费。同时,为历年来器官捐献者在校子女发放助学金,进一步做好对器官捐献者家属的人道关怀。